图片
纵然是享誉全国的美食,也有争议比较大的,比如说全国最有争议的5碗粉,本地人天天吃不腻,外地人却嫌弃,这5碗粉真是太有魔性了,你吃过吗?
图片
一、南昌拌粉
南昌拌粉是江西人的早餐灵魂,碱水面条煮熟后沥干水分,加入酱油、辣椒油、萝卜干、花生米、葱花等调料拌匀,口感干香劲道,辣得过瘾。本地人从小吃到大,甚至一天不吃就浑身难受。
但对外地人来说,南昌拌粉的“干拌”吃法让他们很不适应,吃起来太干了些,而且还是放入辣椒制作而成的,不少人吃两口就觉得“噎得慌”,而且辣味十足,很多人接受不了,一大早上就吃辣。
图片
二、柳州螺蛳粉
柳州螺蛳粉可以说是全国争议最大的粉,没有之一,因为喜欢吃螺蛳粉的人爱的疯狂,不喜欢吃螺蛳粉的人闻着就难受。
尤其是柳州本地人爱它爱到疯狂,甚至发明了“螺蛳粉火锅”“螺蛳粉月饼”等魔性吃法,但对很多外地人来说,它的“臭味”简直是噩梦,让不少人还没吃就先捂鼻子。
其实,正宗的柳州螺蛳粉并不臭,酸笋只是其中一味配料,汤底是用螺蛳和猪骨熬制的,鲜香浓郁,但无奈“臭味”标签太深入人心,导致很多人还没尝试就先入为主地拒绝。
图片
三、桂林米粉
桂林米粉是广西的代表美食,讲究“卤水”和“锅烧”的搭配,本地人吃粉时,会先干拌卤水,吃完粉再喝骨头汤,味道层次丰富。
但很多外地人第一次吃桂林米粉时,会被浓重的卤水味劝退,这种咸香中带点微甜,油脂较重,不少人觉得“齁嗓子”。
再加上锅烧肉偏肥,吃起来容易腻,导致很多北方人直呼:“这粉怎么比我们那儿的卤煮还咸?这味道咋吃啊?”
图片
四、过桥米线
云南过桥米线是“仪式感”极强的美食,滚烫的高汤现烫米线,搭配各种生鲜配料,如鸡肉片、鹌鹑蛋、火腿、豆芽等,讲究“鲜”和“嫩”。
云南本地人吃过桥米线,跟吃火锅差不多,本地人认为,一碗好米线的精髓在于汤底,必须用鸡、鸭、猪骨熬制数小时,鲜香浓郁。
但很多外地人,尤其是重口味地区的人,会觉得过桥米线太清淡,既不够辣也不够咸,吃起来“没滋没味”,甚至有人吐槽:“这不就是开水泡粉吗?凭什么卖这么贵?”
图片
五、常德米粉
湖南常德的米粉分为圆粉和扁粉,本地人对此有着近乎宗教般的执着:圆粉派认为圆粉更筋道,扁粉派则觉得扁粉更入味。
但对外地人来说,这争论简直莫名其妙:“不都是米粉吗?怎么还分门派?”另外常德米粉的重油重辣也让不少外地人望而却步。
牛肉粉、牛杂粉的汤底浓郁,辣椒放得毫不手软,很多北方人吃一口就被辣得冒汗:“这粉是辣椒里掺了点米粉吧?”
以上这5碗粉居然争议比较大,但是却非常有魔性,爱吃的人,天天都吃不腻,但是不喜欢吃的人,听到后都不愿意品尝。
最后麻烦大家点个赞支持一下,非常感谢!
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,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,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,请点击举报。现在股票配资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